旧兵营里发生过的奇事(36)
……
那是在华北事变前,军官当时正在北方城市天津近郊做军用仓库守备。那仓库周围没有什么居民,只有一座老辈子修造的大庙坐落于错对门不远处。这庙里早就没有了和尚,不知何时充作了“孩儿店”。
这“孩儿店”是当地的叫法,是和“花子营”对应着叫的。前者里面住着的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孩童,最大不超过十来岁;后者则住的是成年流浪者。两处地方的人其实都操持同样的职业,就是乞讨。其实他们这些人无论男女老幼,擦鞋、拉套儿、提包儿、跟闲儿等等但凡能换一口饭食的营生都干的,很多时候他们中有人也觑空做些个小偷小摸。
就像上学堂得升学,“孩儿店”的孩子们的最终归宿往往是“花子营”。这两处地方都被当地堂口(帮会恶势力)控制着,住在里面也是不容易过活的,每晚人们必须依年岁、强壮程度等等“能为”标准缴纳数额不等的“日份”。多有凑不够的,这时就得忍受把头(堂口爪牙)的谩骂殴打。月月下来,个个鼻青脸肿都算是家常,往往有人胳膊腿都被打折。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有一个敢逃离,因为他们知道,堂口势力遍布城乡,出去独混寸步难行,最终不是被打死就是被饿死,所以只能默默忍受。
年岁大一点的“花子营'成员还好过些,毕竟身子骨相对“抗造儿”。苦的是那群“孩儿店”的幼童,往往把头发起威来被打得找不到一隙地缝去钻。
这天,军官和几个兵拉水回来,正撞见大庙门口看“孩儿店”的那个癞头把头在打两个小孩儿。平常兵们总是听见大庙里传出打骂、哭喊、求饶的声音,知道有孩子受虐,早就有点忍不过心、顺不过气,这次陡然看个满眼,便一个个不约而同走过去干涉。
那把头小子开始不服,说一群丘八狗拿耗子,是想来个强压地头儿吗?!兵们火性上来,妈的!管你孙子啥地头儿的!几枪托捣在脸上,那小子吐了一地碎牙,跪下服了软,开始拿出帮会码头那套程式化认怂方式求饶,替自己后辈认开了曾祖。
兵们懒得再理他。觉得这帮东西欺软怕硬,真糟蹋了他爹当初那点儿玩意儿!可古今中外就这些个物什如同三秋的狗子,咋也绝不了种;抑或鸦片烟馆子挫出的灰渣子,撂地儿戗也戗不干净。
军官上去扶起俩孩子,见他两个身子看着也就比田地里刨洞子的大个鼹鼠大不了几圈,被打得惨不忍睹。一问,那稍大点儿的倒还机灵,一口一个军大爷叫着,说他们是亲哥俩,前些时从乡下随着早年就守寡的母亲来津门投靠亲戚,不想亲戚没找见,还和母亲走散了,一来二去的住进了“孩儿店”。还说弟弟没名字,自己叫豆子。
军官心里惨恻,真是宁为太平犬、莫做离乱人呵!近年乡间荒旱,农民携家带口逃难,自己眼不见的该有多少似这俩孩子这样的百姓呀!他难过地闭上了眼睛……
过了一大会儿,他回头警告那癞子,甭管你哪个码头的,他妈的回去告诉你那堂首,别处的我管不了那么多,就我眼前这儿块地,再见到你们的人来喘口气,就好有硬壳儿花生米招待个够!
那家伙点头哈腰、屁滚尿流地答应着跑远了。
果然,这些堂口的码头混混儿从此再没见来过。庙里的孩子们虽然依旧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一时间总不至于再挨打受骂了。他们把这些守库兵看成救星,不时过来附近玩耍。兵们有时同情地分给他们一些汤饭,舍给他们几件旧衣服。但军营毕竟不是慈善堂、孤幼苑,兵们这么做只能说是尽其力所能及。
这样的日子一晃大半年,大家得过且过着倒也平静。可是(俺最爱这俩字了)好景不长,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