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恐惧症(16)
张佳强没说话,他还分辨不清我的话究竟是开玩笑还是发自真心。他的手再次摸向沙发上的那盒"中华"香烟。
"不同的人在一些特殊时刻,做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人与人骨子里的差别。就像世上所有的梧桐树,虽然它们的名字相同,但彼此的差异却很大,"我的口头禅又出现了,话匣子也就此打开,"这种差异反映到人身上,更是如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差异的存在,并学着去接受它。虽然上升到理性层面它们有着好坏之分,但潜在的意义却是相同的,都是出自人最基本的生理本能,以保护个体的生存为目的。"
张佳强仔细听着,准备点烟的打火机迟疑后,放下了。
我说下去:
"平时生活中,我们对自己都有个大体的自我认知,这些认知主要来自周围人的评价,属于我们常态下行为表现的信息反馈。而当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我们发现自己并不跟那个固有的观念中的'我'相匹配时,难免会感到惊讶和恐慌,甚至产生强烈的陌生和恐惧感。事实上,这也恰恰是我们的一个组成部分,只不过,我们过去从没有机会意识到罢了。他们一直就盘踞在我们内心,只有在一些异常状态下才会出现。只要他不进入到我们的常态意识中,不干预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就该懂得理解和接纳他。"
"杀人凶手也该得到宽容?"
"每个稍有理性的人,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凶手。"我说,"所以即使非常苦恼,你一开始也没按王涛的话去做。这也说明了,你的本心是温软善良的。"
"但是,我还是做了……"
"因为那时你已经丧失了理智。"我加重语气,"而你之所以丧失理智,是因为感受到了巨大的恐惧。你后来的行为,完全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这和理性无关。"
"我不理解。"
"比方吧--"我脑袋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场景,"假设当初困在树上的不是王涛,而是你,你一手抱树一手拿着野鸡,毒蛇在向你慢慢靠近,你的反应是什么?"
这个问题好像很难回答,张佳强犹豫不决。
"我给几个答案供你选择。"
"好。"
"答案有三种。第一种是和王涛一样,直接从树上坠下来。当然,这个前提是需要冒一定的风险。第二种是用手中的野鸡去袭击毒蛇,寻找逃脱的机会。第三种,是不知所措地爬在树上,等着毒蛇来攻击。你可能会选哪一种?"
"我想--"
"干脆我们把答案写在手上吧,看看我的猜测和你的情况相不相符。"我说。
张佳强起身去办公桌上取来碳素笔。他斟酌一会儿,写好了答案,将笔递给我。等我也完成书写,我们交换下眼色,两只手同时摊开。
答案一模一样,都是"2"!
"现在我仍说你是一个勇敢的人,你会接受吗?"我微笑说。
张佳强木然地看着手掌,困惑中带着惊讶,哑口无言了。
"这个测试很简单,是检验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危险和困境时的本能反应。第一种,就是王涛的那种,说明这种人遇事比较理性,凡事喜欢冷静思考后加以解决,习惯将风险和利害经过权衡考量,做出最有利的裁决。虽然王涛没能把握好当时的情况,但他的行为同样有可取之处。第二种,就是你的选择,甘愿冒风险来搏一搏。这种举动不难理解,是最直接、也是最富有勇气的一种。因为想避免自己被伤害,最明显的方法就是消灭敌方了。第三种坐以待毙的情况,和第二种对比鲜明,看上去似乎是一种妥协、消极的应对方式,实则不然,他也有他深层次的原因,这种情况在动物界中屡见不鲜,便是用装死的方式来迷惑敌人。因为众所周知,许多动物对死去的猎物是没有兴趣的。我想说的是,这三种情况也是人天性里遇到恐惧或威胁时自然流露的三种不同反应,他们没道德上的高低贵贱,都是为保护自身所采取的防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