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鬼故事之善报
清朝年间,实行八股取士,众多文弱书生都前往京城赶考。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那场禁锢了思想脱离了现实的应试期间。
当时岭南之地有个举人,名叫胡云,应试八年都没有高中,这一年是他参加考试的第九年。此时的胡云年已而立,背影佝偻,满脸沧桑,尚未娶妻生子,生活的压力逼迫着这个落魄的书。胡云想如果今年再不高中,那他只能弃文躬耕,劳作于田野中了。
应试的前一天,胡云背着偌大的包裹准备找一家借宿的旅店,他在京城的大街上挨家盘问,不是价格太贵就是掌柜的嫌弃他一身的穷酸模样。但天无绝人之路,最终胡云在京城的郊区找到了一处客栈,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气氛淡雅,适合于读书,虽然离贡院比较远,却不会误了考试。
客栈的掌柜是一个精悍的中年人,身材高挑秀雅。衣服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姿态娴雅,是个有品位有涵养的人。胡云第一眼见了掌柜就觉得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最后一问才知,掌柜的也曾参加科举考试多年,多次不中,郁郁寡欢之下,找了这样一处僻静之地做起了生意。
掌柜感慨二人相似的遭遇,顿时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免了胡云的住宿,将他安排在了一间上好的客房中。
胡云住下之后,开始认真地温习起随身携带的四书五经来,不知不觉间,夜幕四合,天已经暗沉下来。这时胡云陡然感觉到一丝困倦。便摊开了被褥,正准备入睡时,忽然外面狂风巨作,一阵劲风吹过,将窗户掀了开来。借着微弱的灯光,胡云看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飘飘然地从窗子中飘近来,身材婀娜,体态轻盈。
胡云瞪直了眼睛一瞧,才看清楚那个姑娘脸色白的跟纸一样。姑娘双脚着地后,徐徐地向他这边走来。胡云顿时吓得冷汗直冒,全身发抖,暗想,自己清白一身,从未拈花惹草,没有欠下什么风流债,这年轻貌美的幽魂深夜来访,究竟所为何事?难道平白无故地要找自己索命?
思忖到这里,他一边后退,一边哆嗦地说:“姑娘,我与你平素无怨无仇,你为什么找我?”
那姑娘听完后,幽幽地说:“公子你不必慌张,小女子早就幽居再此,一直再等你。昨天承蒙阎王大赦,说在今晚你会迁住在此,让我前来助你金榜题名。”
胡云听了,刚才惊惧的心稍安了下来,又听女孩谈吐温雅,面色亲善不像是厉鬼幻化而成,纳闷地说:“我与姑娘平生素未谋面,姑娘何故要祝我夺榜?”
那姑娘听胡云这样问,缓缓地移步到房子正中间的客桌前坐下来,轻声说道:“公子,你不认识我了?”
胡云定定地看了姑娘一眼,一脸茫然地摇头,说道:“姑娘,这话从何说起。”
那姑娘怅然叹息了一声,说道:“看来公子真是忘了我,好吧,你听我慢慢叙来。公子你还记得十二年前的那个月朗星稀冬日漫雪的夜晚吗?你途径周云道的时候,恰好碰见一个年幼的小女孩瘫坐在路边。当时天气阴冷,那个女孩只穿了一件薄薄地红棉袄,冻的脸色铁青,公子你怕小女孩有事,将自己身上的唯一一件较厚的冬衣,披在了她的身上,并问她何故在此,怎么不回家?女孩后来告诉你,她家境窘迫,父母又深受封建思想毒害,重男轻女,眼看生活每况愈下,无计可施之下,那女孩的父母将她遗弃在路边。”
胡云听女孩说起这事,才隐约想起自己十八岁那年,拜访完好友之后,在大雪飞舞的夜里是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孩,只不过最后他将自己身上的一件冬衣留给女孩后,自己就匆匆回家了,以后再没有女孩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