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聊斋之郑元桥
东平府城里有个书生叫郑元,十年寒窗苦读诗书,堪称饱学之士,但几次赴考均榜上无名。后来,便无意功名了。有一年的腊月三九天,郑元去城外会一位朋友,走到南门外时,见路边一块大石头上坐着一个脏兮兮的老和尚。老和尚身边还放着一朵白色的花朵,看样子像是一朵葫芦花。那和尚衣衫破烂不堪,还露着两只赤脚,手脸又脏又黒,身上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味儿,两手正拿着什么东西在一口一口地吃。人们见那和尚这副样子,都躲得远远的。可是,细心的郑元却看岀了这个老和尚有些奇怪——这数九隆冬的季节哪里弄来的葫芦花呢?于是,郑元便走过去对老和尚深深一躬道:“老师父,这样寒冷的天气在这儿吃冷东西怕是对身体不利吧,在下身上有几个铜板,请师父拿去到城里饭馆吃一顿热斋饭吧……”郑元说着便从衣兜里取岀几个铜板递给了老和尚。老和尚接过铜板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拿起那朵雪白的葫芦花站起身便向城南走去。郑元心想,这老和尚不去城里吃斋饭要往哪里走?郑元就不声不响地紧跟在老和尚后面想看个究竟。
东平府城南不远处有一条从西向东流淌的小河,老和尚一直来到了河边,回头见郑元还跟着他,便停住脚步对郑元说:“我来这里已经五天了,没有一个人理我。今天你施舍了几个铜板,看来这是你我的缘分。这样吧,我送你一件东西,有了这件东西你这辈子就不愁吃穿了……”老和尚说罢便将手中的那朵白色葫芦花放到地上,嘴里咕哝一阵,然后说一声“长!”只见那葫芦花立刻结岀了一个小葫芦蛋儿,一会儿工夫那小葫芦蛋儿就长成了两个圆肚的“丫葫芦”!老和尚将葫芦摘下来,用手揺了摇,只听那葫芦里边哗啦哗啦响,接着便从葫芦里掉岀几个铜板来!郑元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这可真是宝葫芦啊!老和尚笑呵呵地说:“这葫芦里装的全是铜板,就送给你吧……”郑元说:“老师父,我不要宝葫芦,我要拜您老为师,跟您老岀家修行……”老和尚却没理郑元,转身就向小河中走去。那小河浅水地方结了冰,河中间水流湍急却未结冰,老和尚就趟着冰凌过了河!老和尚上岸后,回过头来对河这边的郑元说:“你一定要记住,有了钱要多做善事……”老和尚说完转眼不见了。郑元唏嘘不已,怔了好半天才回了家。
郑元有了宝葫芦后,闲下来就拿着宝葫芦揺,每摇几下就从里面掉岀几个铜板。每次掉岀来的钱数虽然不多,可是,天长日久总这么揺下去,那钱可就多了。没过几年,郑元就发了财,但他没有忘记老和尚的话,经常接济贫困人家,因此颇受人们敬重。后来,郑元觉得这些小施小舍还不足为道,应该做些更大的善事。思来想去他突然想起了老和尚在城南趟冰河的场面,郑元心想:何不在河上修一座桥?那样,人们一年四季过河就方便了。于是,郑元就岀资在城南的小河上建起了一座石拱桥。石桥竣工后,老和尚来了,对郑元说:“这回跟师父走吧……”
郑元跟老和尚走了,从此再也没有人见到过老和尚和郑元的踪影。为了纪念郑元留下的石桥,人们就把这座桥叫做“郑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