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狐宝玉

清光绪年间的一天,菜市口贴出告示,于即日午时三刻斩首一名草菅人命的罪犯。

刑场四周,站满了围观的人群,人们嘁嘁喳喳地议论着什么。刑场中央,一个右臂环抱着鬼头刀的刽子手,挺胸叠肚地站立着,他的身前,跪着一名囚犯。不远处,办公桌后,端坐着行刑监斩官。只待时辰一到,监斩官便会掷下火签,刽子手便会手起刀落,囚犯便会人头落地。

围观的人群等待着,等待着那刀闪头落的最有刺激的一瞬;刽子手等待着,等待那火签的掷下,以满足自己挥刀杀人的快感;监斩官等待着,等待午时三刻的最后一声炮响。偌大的刑场上,出奇地寂静,寂静得令人发怵。

囚犯虽然跪着,却并没有一般死刑犯那样被吓得魂不附体的样子,而是昂首向天,一副含冤受屈无处申诉,却又问心无愧的坦然模样。

午时三刻到,催魂炮声震耳欲聋,监斩官将行刑火签掷下的同时,刽子手的鬼头大刀在空中打了一个立闪,刀光伴着着凄厉的风声,砍向囚犯的脖子。按说,应该是刀过人头落地,血溅三尺,但是,鬼头刀砍向囚犯脖子的瞬间,所有人都听到了一声震耳的响声,同时看到,刽子手的鬼头大刀被震得飞向空中,刽子手右手不停地甩动,像是手腕受了创伤。

这一突发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惊诧不已。监斩官高喊:“重新行刑!”

刽子手从一旁捡起鬼头大刀,又一次砍向囚犯,又是一声响亮,鬼头刀又一次飞向空中。刽子手左手握住右臂,面现苦痛之色。快步来到监斩官前,双膝跪告:“小人无能,无法斩杀囚犯。”

监斩官亲眼看到刽子手的大刀被震飞,虽觉奇怪,可他不信邪,他怀疑是刽子手私下接受了囚犯贿赂,故作的表演。于是,转身叫跟随左右的保镖衙役:“马飞!”

马飞应声答道:“小人在!”

“你去行刑!”

马飞迟疑:“我?”

监斩官喝道:“你!就是你!本官怀疑其中有诈。”

马飞在三班护卫中,武功最高。听得监斩官的喝令,只好抽出腰间佩刀,来到囚犯身边。监斩官大喝一声:“行刑!”同时又一次掷下火签。

随着监斩官的喝令,马飞的佩刀在空中画了一个青光闪闪、耀人眼目的美丽弧线,佩刀挟着“嘶嘶”的寒风,劈向囚犯的脖颈。只听一声响亮,武功高强的马飞的佩刀飞向空中,马飞右臂被震得麻痛难忍。他顾不得捡起地上的佩刀,疾步走到监斩官前,双膝跪地道:

“禀告府台大人,小人无能,未能斩杀囚犯。”

监斩官亲眼所见马飞的佩刀被震飞,不禁大惊失色,急命师爷速速行文,将此怪异上报,请令定夺。

快马疾驰,呈文迅速报到李中堂那里,李中堂一向不信邪,随即发下钧旨:速从龙卫军火枪营抽调五名火枪手,前去行刑。李中堂面现冷笑,口中喃喃:

“你练气功,纵然能够不畏刀剑,焉能抵得住洋枪?”

五名火枪手奉命来到刑场,日头已经偏西,囚犯已现萎顿之态。火枪手请准监斩官,五枪齐发,五只火苗喷出枪管,散弹如疾风暴雨般射向囚犯,只听叮叮当当一阵乱响,囚犯从半昏睡中被枪声惊醒过来,瞪着两只大眼睛,怔怔地看着几位不知所措的火枪手。

监斩官急忙将这“枪刀不入”的怪异实况,再次火速呈文上报。批文迅速下来:暂停行刑,囚犯收监。监斩官即刻命人将犯人押回大牢。

这枪刀不入的怪异事件,最终报知老佛爷慈禧太后,老佛爷饶有兴趣,颁下懿旨:将囚犯移交大理寺,听候圣裁。

那监斩官只是一个五品顶戴,岂敢稍殆,即刻将囚犯押解到刑部交割。

  • 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