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大爷
清朝康熙年间,四川金堂有个张家村,村东头有家外来户,姓刘,开了家小的豆腐坊,只有母子俩相依为命。
每天半夜,刘氏就起身磨豆子、做豆腐,天一亮就吩咐儿子庆生把做好的豆腐挑到村口去卖。
这天傍晚刘庆生刚到家,刘氏就冷着脸责问他为什么回来这么晚,是不是又去学堂外偷听了?刘庆生嘟囔道:“我今年都十五了,还没进过学堂的门,多让人笑话。”刘氏说:“你不是识字吗?也能计数算账,谁会笑话你!”刘庆生终于忍不住了,说自己认字识数还是爹在世时教的。刘氏冷冷地说道:“这就是你爹的遗愿。只希望你当个普通老百姓,不要妄想走仕途。”
刘庆生很沮丧,晚饭都没吃。就气呼呼地跑到了山上爹的坟前,对着墓碑抱怨到天黑。夜深了,刘庆生还不想回家,倚靠着墓碑半睡半醒。迷迷糊糊中,他仿佛看到一个人影出现在眼前。
对方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看起来有点眼熟。刘庆生问道:“这位大哥,你是不是迷路了,咋三更半夜走到坟地里来了?”年轻人微微一笑:“我不是大哥,是你大爷!”刘庆生恼了:“我好言问你,你咋充大辈占我便宜呢?”年轻人又是一笑:“我在这里听了半天了,你一直在抱怨家里不肯让你进学堂。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教你读书,且分文不收。”
刘庆生很是惊疑,年轻人忽然严肃起来,说自己也姓刘,眼见同宗后辈中有如此有志向爱学之人,不想荒废了好苗子。刘庆生闻言哭笑不得,心想对方看起来也就比自己大上六七岁,却一直在以长辈自居,看来神智不太正常。年轻人看出了刘庆生的心思。就说知道他曾经躲在村学堂窗外偷听过几堂课,如果在学问上有什么疑惑,可以相询。刘庆生就把一直弄不懂的几处疑问提了出来,对方给做出了详尽的解答。刘庆生这下高兴不已,立刻拜了对方为师,尊称刘夫子。
从这之后,刘庆生每天夜里都偷偷溜到山上父亲的坟墓前听刘夫子上课,他既有天赋又勤奋好学,水平提高得很快。
这日中午,刘氏对儿子说,村里的张大户家要办酒席,已经提前预订了一担豆腐,让他给送去。
刘庆生挑着豆腐来到张家,厨房管事的让他稍等,就去账房支取豆腐钱了。刘庆生正等得无聊,就看见张大户家的少爷张学文坐在院子里对着张白纸直皱眉头。刘庆生走过去一看,白纸上写着一句上联:桂子飘香,千里同明月。他不由得脱口而出:菊蕊攒霜,万盏共佳节。张学文一抬头,见是卖豆腐的刘庆生,惊异道:“你小子有两下子啊!”
这晚刘庆生来到坟前,刘夫子阴沉着脸问道:“你最近是不是在帮张学文代笔做功课?”刘庆生分辩说自己这么做不是为了钱,而是以此为条件去换张家的丰富藏书来看。刘夫子叹气道:“一步踏错误终生,只怕你今后的路会越走越歪了!”
刘庆生心中愧疚,待到张学文又来找他的时候,正准备告诉他以后不再代笔了,张学文却愁眉苦脸地说这回遇到大麻烦了。原来刘庆生帮他代笔的诗文经过学堂先生的传扬,在本县声名大震,都说其有状元之才。于是撰写张氏一族本年祭祖的祭文重任,毫无争议地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刘庆生心想这事儿自己也有错失,只得应允,但表明了这是最后一次!
张氏一族的祭祖仪式很是隆重,刘庆生代笔的祭文写得文采斐然大获赞扬。仪式的最后需将祭文烧化,可无论族长怎么点火,祭文就是不燃。在场有位名号“赛半仙”的算命先生,说这祭文并非张氏后人所写,因此阴间的祖先不收!张学文此时也只能硬扛了,赌咒发誓祭文是自己写的。这时祭文突然间无火自燃,瞬间化作了灰烬,“赛半仙”暗自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