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员死亡之谜(2)

“噢,你说的是自扼吧?自扼的情况是有的,但自扼致死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神经细胞对于缺氧是非常敏感的。当人体呼吸道遭受到外力的压迫,导致机体氧气供应不足时,大脑最先出现病理反应。此时,人的意识即刻丧失,人体不再出现有意识的活动。紧接着,四肢肌肉也很快地松

弛了下来,人体不可能再继续有意识地压迫颈部了,直至压在呼吸道上的压力解除,缺氧症状缓解。因此,扼死绝对没有自杀只有他杀和灾害事故。”我极有耐心地向赵文天解释着。

现在的任务是确定死者的死亡时间。

据晏秋艳丈夫艾文宇讲,晏秋艳是早晨5点左右离开房间的,一对老年夫妻在离晏秋艳住处仅200米远的小树林里发现晏秋艳的尸体是5点一刻左右。

可是,居住在晏秋艳楼下的一对夫妇反映,昨天半夜他们夫妇二人被楼上的一声闷响惊醒,当时恰巧闹钟敲了两下,他们感觉那声闷响像是有什么东西从高处掉落到地板上发出的。今早,一听说楼上的女主人被人杀了,他们立刻就联想到了发生在楼上的那声闷响。

 下一页 尾页

但是,那对夫妇的女儿,一个漂亮可爱的高中生却十分肯定地说,今天早上5点多一点,她亲眼看到楼上的晏阿姨离家上班去了。

我无奈地对助手大力说:“要将死亡的准确时间限定在3小时的误差之内,通过尸体现象可真是没有把握。先说说尸斑吧,一般来说,尸斑出现在死后2至4个小时,从坠积期发展到扩散期需要8至10小时。”

我将尸体翻了个身,用手指轻轻地压了一下位于尸体背部的淡紫红色小片状斑痕:

“现在晏秋艳的尸体上已经有尸斑形成了。看到了吧,指压尸斑,颜色即可消褪,去压后颜色又即刻显现,这说明尸斑仅仅处于坠积期。可这说明不了问题呀,一般来说,尸斑仅仅处于坠积期,而没有发展到扩散期,说明死亡时间没有超过10个小时。可是现在,你所需要的不是晏秋艳是不是10个小时以前死的,而是5个小时以前或是2个小时以前死的。而我只能告诉你,死者的尸斑还处于坠积期,对于确切的死亡时间可真是没有把握。”

“那就再测测尸温吧。”大力帮助我从解剖箱里取出了专门用来测量死者直肠温度的特制温度计。

5分钟后,我把温度计取出,对大力说:“33℃。今天凌晨室外气温也就是16℃至18℃。在这个温度下,尸体冷却的速度应该是每小时下降1℃左右。假定晏秋艳死于凌晨2时,现在是7时,那么她死亡时的体温应该在38℃左右。嗯,这有可能。因为在窒息的过程中,体内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体温上升达38℃。”

“如果说晏秋艳是早晨5点钟死亡的,那么,她死时的体温应该只有35℃,这么低的体温不大会出现在这么一位充满活力而又死于窒息的女青年身上。”

“这么说,晏秋艳的诗人丈夫说了假话,我是不是可以把他拘起来了?”大力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说。

“别让我犯错误啊!单凭尸冷这一项指标,可定不了死亡时间!”我说。

“那怎么办啊,现在必须尽快搞清楚诗人和那个小姑娘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大力问。

“是真是假,看看胃内容物再说吧!你不是说,已经调查清楚了,晏秋艳昨天晚上和台里的几个小青年一起在劲松歌厅吃夜宵来着。是凌晨1点吧?行,有准确时间就行。”我对大力说。

“看看胃内容物?可那得等多长时间呀?”大力着急地问。

“起码死亡24小时后才能对尸体进行解剖,这是有明文规定的,咱可别做违反规定的事,犯不着!”我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